欢迎收看新一期“下一代设计”播客精彩回顾,本期聚焦“AI赋能的CAD技术:西门子NX如何重塑设计效能”。主持人Greg Arnot与西门子两位技术专家Shirish More(NX架构、AI和PLM SaaS转型高级技术产品经理)及Scott Felber (NX客户成功营销团队高级技术产品经理)展开深入对话,共同拆解CAD领域的智能革命。Shirish和Scott讨论了AI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进展,从基础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处理,到生成式设计、实时仿真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。探索西门子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,提升用户互动体验,并在 NX 套件中提供创新解决方案,帮助设计师更高效地工作,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。
了解西门子如何在实施AI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,以及他们的策略如何帮助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,充分发挥 AI 的潜力。同时,探索个性化功能在 CAD 软件 中的深远影响,以及AI如何在 NX CAD 中打造更加直观、更人性化的设计环境。
人工智能(AI)、机器学习(ML)和深度学习(DL)之间有什么区别? Shirish对这三个紧密相关但层级不同的概念之间做了如下差异描述:
1人工智能(AI):指机器被设计成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总体概念,属于涵盖性最广的核心范畴
2机器学习(ML):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,系统通过分析数据自主做出决策或预测,无需针对每个任务进行专门编程
3深度学习(DL):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结构的人工智能进阶技术,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层级连接来识别复杂数据模式并自主决策
Shirish表示,从西门子的角度来看,我们将AI赋能的工具和功能集成到软件中,通过自动化任务、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和提供预测性见解,帮助人类实现更多成就。
关于在使用西门子AI工具时,如何确保数据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?
Shirish指出,西门子正在采取多层次方法来保护用户的知识产权,包括确保AI模型在安全环境中进行训练、对数据交换进行加密、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并建立审计跟踪机制。此外,借助NX软件中AI组件,用户可以在本地利用自有知识产权训练机器学习模型。
Scott补充说,借助Teamcenter的访问控制功能可提供额外防护层。这意味着不仅能保护数据和知识产权免受外部威胁,即使在企业内部也能够实现细粒度安全管控。
西门子如何将AI深度集成到NX CAD,以提升生产力和优化用户体验?
西门子率先将自适应UI/指令预测功能引入CAD软件,如今我们持续通过增加更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功能推动NX系统发展。Shirish表示:“AI将与NX的新功能深度整合——从对象选择到智能建议推荐。我们期待AI将打造出高度个性化的设计环境。”他阐释道,软件将主动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,AI辅助将如呼吸般自然,在后台无声运作——用户甚至不会察觉到AI的存在,只会感受设计效率的显著提升。
Shirish和Scott还探讨了当前CAD领域中AI的应用趋势。凭借机械工程专业背景,他们也表达了对于AI赋能产品设计流程的期待:通过消除冗余操作——减少重复性任务的点击次数与时间消耗,从而将更多时间投入创新环节。这一理念正是NX软件增加AI功能的驱动力,旨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、提升产品质量,并使设计流程更加符合直觉化操作。
Scott和Shirish希望,随着人工智能在CAD领域的逐步发展,AI能够基于设计情境提供智能建议,实时验证并指导设计。他们预见未来产品工程将全面由AI驱动。基于此理念,Shirish提到我们正在开发NX中的生成式AI技术,能够根据特定约束条件和需求自动生成设计或替代方案。此外,我们正探索整合大语言模型(LLMs),以增强用户交互体验——使工程师能够通过自然语言提问、获取帮助,并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。
AI会取代工程师工作吗?
Shirish强调,AI的引入并非旨在取代工程师和设计师,而是作为增效工具赋能其工作,从而让他们减少在重复性、耗时性任务上的投入,将更多精力聚焦于产品开发及更具有创新性与复杂性的工作。Shirish指出:"尽管AI能够辅助生成设计方案或自动化某些流程,但其缺乏对设计意图的情境化理解。设计方向的主导权、价值判断与深层逻辑的把握,始终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。" 因此在NX软件中,用户仍需对AI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人工预览与审核,确保数据处理的精准性,体现"人主控、AI协同"的智能化设计理念。
Scott补充道,从宏观层面来看,企业正普遍致力于提升员工的生产力。通过NX软件集成的人工智能功能,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工程师在人力资源不变的条件下完成更多任务,或缩短工作时间——从而助力企业实现这一目标。他强调,AI技术的价值在于放大人类能力,而非替代人力,最终实现"人机协同下的效率革命"。
未来CAD软件的核心趋势:AI生成式设计与自然语言交互的深度融合
主持人Greg向Scott和Shirish进一步询问了这期节目早些时候提到的生成式设计话题。Scott解释道, 生成式设计的核心在于人机协同——设计师只需输入设计需求和约束条件,智能系统就能自动生成多种创新设计方案。Shirish表示,生成式设计的革命性在于,它能突破人类思维的局限,在既定参数下探索出意想不到的优化方案,最终实现更轻量化、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创新设计。他认为未来生成式设计将在可持续性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,比如设计者可以直接提出"请生成一个符合可持续性评分标准的最佳解决方案?"这样的需求指令,为绿色设计开辟了新思路。
Greg进一步问道:在你们看来,产品设计领域是否即将迎来自然语言交互的更新?
Shirish 和 Scott一致认为这完全可能。Scott解释道:这不仅是可能,更是必然的发展趋势。事实上,我们NX软件团队多年来一直在推进这项技术的研发。他还举例说明,很快,设计师只需说一句“把所有凸台直径调整为30毫米”,系统就能自动完成修改。目前NX已具备语音指令交互功能,设计师可以通过自然对话来操控软件完成设计工作。
Shirish补充道,通过大语言模型(LLM)的集成,用户将能够以自然对话的方式与软件进行交互。例如, "高亮显示装配体中10个最重的部件"这类变革性的功能突破,目前需要多步操作才能实现,而未来借助AI技术,用户只需与软件对话即可直接收获结果。
NX_CAD中的AI功能及其未来发展方向
Shirish强调,目前我们通过AI技术支持四大核心工作流:个性化定制、预测分析、智能人机交互以及AI服务(客户可使用自有数据训练AI模型)。这些NX平台中的功能模块,即可通过NX解决方案作为核心模块获取,也可通过NX基于价值的增值许可方案以附加模块形式选用。
在“个性化”工作流中,Shirish特别提到了NX命令预测(自适应UI)模块。该模块通过追踪用户使用NX的方式及使用场景,动态调整用户界面以实现个性化,从而帮助设计师提高设计效率。Scott补充道,利用AI实现个性化具有重要意义——企业可基于自身知识产权(IP)与设计工作流程整合,训练NX系统使其与这些流程保持一致。这对于新入职或资历较浅的工程师快速理解设计流程大有裨益。此外,系统还支持在必要时重新训练以适应变化。
在预测与智能人机交互方面,Shirish列举了NX选择预测、NX相似面选择等功能示例,这些功能可帮助用户高效处理大型装配体。他补充说,我们甚至能够根据用户使用NX的历史数据或其过往的设计偏好,实现材料的智能预测功能。
NX中AI的未来充满期待,我们将致力于将AI更深层次地融入设计流程,使NX系统更加智能化并精准响应用户需求。我们将持续拓展生成式AI功能、增强实时仿真能力、优化人机交互体验(包括对话式界面等创新功能),敬请期待后续更新。
在本期节目中,Shirish 不仅探讨了 NX 中的人工智能功能,还详细说明了我们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两种方式。
NX 模具部件设计,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?
在了解了 NX中其他几项 AI赋能功能后,Greg特别提到另一个模块 —— NX 模具部件设计(NX Molded Part Designer),并询问它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。
使用 NX Molded Part Designer(NX 注塑零件设计模块)的核心是减少设计迭代次数,并从设计初期就确保部件具备可制造性。该模块将设计、仿真和制造各个环节紧密融合,借助AI实现智能辅助决策,从而加速设计流程,提供效率,助力设计人员更快完成从概念到可制造产品的转换。
NX 模具部件设计(NX Molded Part Designer)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集体智能驱动机制。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在软件中的实际操作,学习他们以往在模具部件设计中的行为模式。在积累了丰富的用户行为数据与最佳实践之后,NX 采用机器学习模型为设计过程提供智能建议,覆盖从初始建模到设计验证的全过程。例如,系统可自动预测拔模角、进行快速验证检查,并在设计不符合验证要求时提出修改建议。这只是 NX 中由 AI 技术驱动的众多模块之一,充分体现了AI在提升产品开发效率与设计质量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。
在本期节目的结尾,Greg、Scott 和 Shirish 共同探讨了AI如何塑造未来设计趋势的看法,以及 SaaS 模式 对 AI 能力演进的推动作用。
技术要点
2023-12-12
2023-12-12
2023-12-26
2023-12-27
2023-12-06
2023-12-18
2023-11-27
2023-12-19
2023-12-18
2023-11-28
2024-01-12
2023-12-01
2023-11-29
2023-11-27
2023-11-29
相关内容
2023-12-12
2023-12-12
2023-12-26
2023-12-27
2023-12-06
2023-12-12
2023-11-28
2024-04-12
2023-11-28
2024-03-29
2023-11-28
2025-02-14
2023-12-12
2024-01-12
2024-02-01
品牌软件